最近刚好有点空闲,加上老听人说广州晚上灯火通明,挺漂亮的,就琢磨着亲自去看看,到底哪些地方值得晚上去溜达溜达。也没做什么攻略,就凭着印象和感觉,挑了几个名气比较大的地方去转了转,下面就跟大家唠唠我的感受。
第一站:广州塔附近(花城广场、海心沙)
要说广州夜景,那肯定绕不开广州塔,就是那个“小蛮腰”。我寻思着,第一次来,总得去地标打个卡。就坐地铁去了珠江新城那边。一出地铁,嚯,那个人叫一个多,乌泱泱的。花城广场那边挺开阔,正对着广州塔,拍照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。

我没上塔,一来觉得排队人多,二来门票也不便宜,我这人比较实际,觉得在下面看看就行了。就在广场上溜达,走到海心沙那边,隔着江看广州塔,灯光确实变幻挺多,一会儿红一会儿绿的,挺炫。江边的风吹着还挺舒服,就是人太多,有点吵。
- 优点:地标建筑,灯光效果确实可以,视野开阔。
- 缺点:人太太太多了,想找个清净地儿拍照都难。
第二站:珠江夜游
光在岸上看不过瘾,就想着坐船体验下珠江夜游。码头有好几个,我随便找了个离得近的,好像是天字码头还是哪个,记不太清了。买了张票,排队上船。
船不大不小,分上下层。开船后,沿着珠江慢慢走,两岸的写字楼、住宅楼、还有几座大桥,灯光都亮起来了,倒映在江面上,波光粼粼的,确实比在岸上看感觉好点。什么海印桥、广州大桥、猎德大桥,一座座从旁边经过,导游还在广播里介绍,但我没怎么仔细听,就顾着吹风看景了。
就是,这船票也感觉有点小贵,一个小时左右,看来看去也就那些景。不过对于第一次来广州想快速看看两岸夜景的人来说,也还算是个选择。那天晚上回去还挺折腾,船靠岸都快十点了,打车都费劲。
第三站:永庆坊
第二天晚上,我去了永庆坊。这个地方之前看照片,感觉挺文艺的,旧房子改造的。晚上去,果然是另一番景象。老式的西关大屋,挂上了各种灯笼、灯带,加上一些现代的店铺、咖啡馆、酒,新旧结合,挺有味道。

巷子不宽,人挤人的,走走停停。很多年轻人在这里拍照,还有些穿着汉服的。我随便逛了逛,看到有卖小吃的,就买了点尝尝,味道就那样,主要是感受那个气氛。比起花城广场那边纯看灯光,这里多了点生活气息和文化味儿。
不过商业化也挺重的,到处都是店铺。想找个安静角落待会儿基本不可能。有点像成都的宽窄巷子,但又有自己的特色。
第四站:沙面岛
听说沙面晚上也挺好看,就又跑过去了。白天去过沙面,感觉挺小清新的,很多欧式老建筑。晚上灯光打上去,又是另一种感觉,显得更安静,也更神秘一点。
比起前几个地方,沙面晚上人少很多,这点我挺喜欢的。可以慢慢走,看看那些老建筑的轮廓在灯光下显得特别有质感。有些地方光线比较暗,但也多了几分浪漫。挺适合吃完饭过来散散步,吹吹江风,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喧闹。
但专门为了看“夜景”跑一趟沙面,可能稍微有点单薄,毕竟主要还是看建筑,灯光不算特别炫酷那种,就是氛围比较

第五站:大佛寺与北京路
一站,我去了大佛古寺。它就在北京路步行街旁边,这个组合挺奇特的。北京路晚上那叫一个热闹,人声鼎沸,各种店铺灯火辉煌。
拐个弯进到大佛寺,瞬间感觉就不一样了。虽然寺庙本身也是灯火通明,整个建筑金碧辉煌的,晚上看特别耀眼,但比起外面的喧嚣,这里自带一种庄严和宁静感(虽然游客也不少)。看着灯光下精致的斗拱飞檐,再听着远处步行街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嘈杂声,这种对比挺有意思的。
在北京路顺便解决了晚饭,选择倒是挺多的。这个点可以同时体验到广州的繁华商业和宗教文化,还挺特别的。
这几个地方晚上确实各有各的看头。广州塔那边看的是现代都市的璀璨,珠江夜游是从水上看城市轮廓,永庆坊是新旧交融的文化味儿,沙面是安静的异国情调,大佛寺则是闹市中的一抹亮色。看你喜欢哪种风格了。反正做好人多的准备,尤其是节假日。我这趟跑下来,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,下次再来,可能就挑一两个地方,悠闲点逛逛算了。